老鹳(guàn)草,叶子酷似艾叶,分布广泛,全国各地皆产,喜温暖湿润环境,耐寒、耐湿,无论是陡峭山崖上还是林下、草甸中、路边、沟旁都能旺盛生长,为牻(máng)牛儿苗科老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长相似鸭脚,又称鸭脚老鹳草,鸭脚草,五叶草,老贯筋,老鹳嘴等。全草可供药用,对风湿病有显著疗效,还有清热解*、活血、祛风的作用。
关于老鹳草,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中,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云游四川时,由于四川盆地气候湿度较大,前来求医的患者大多都患风湿病,但孙思邈用遍所有方法仍束手无策。有一天,孙思邈带着徒儿上山采药,见到一只灰色老鹳鸟正在啄食一种不知名的野草,随后拖着沉重的躯体缓慢地飞回密林中的鸟窝里。
过了几天,孙思邈又见到这只老鹳鸟啄食此草,这次飞行时却明显比上次雄健有力。孙思邈就对徒儿说:“老鹳鸟常年在溪水边啄食鱼虾,极易染上风湿邪气,老鹳能食,说明此草无*,且食用后,老鹳鸟飞行更有力,说明此草对动物有益。”随后命徒儿采了这无名野草回去。试验后,发现果然能治风湿。
喜讯惊动了各地山民,人们奔走相告,慕名前来治病的络绎不绝。有许多经过治疗痊愈的风湿病人,请孙思邈给此药草起一个名字,孙思邈略思片刻称道:此药草是老鹳鸟发现的,应归功于老鹳鸟,故取名为“老鹳草”。从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草治风湿效果显著。(老鹳鸟是一种大型水鸟,在欧洲被当作吉祥鸟,是德国和立陶宛的国鸟)
老鹳草药用价值。据《纲目拾遗》记载:味苦,微辛,性平。归膀胱经。去风、疏经活血、健筋骨、通络脉。治跌打损伤、痹症、麻木、皮风,浸酒常饮。《滇南本草》:祛诸风皮肤发痒。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手足筋挛、利小便、泻膀胱积热、攻散诸疮肿*、退痨热发烧、治风火虫牙、痘疹疥癞等症。
老鹳草的果实很特别,这也是为何被称为“老鹳草”的原因,蒴果具有长长的“喙”,看起来就像是鹳鸟的长嘴。老鹳草的果实不仅形态特殊,传播种子的方式也十分特别,蒴果有五个“果瓣”,果瓣只有顶部是与喙合生的,从顶部往下都有可开裂的缝。果瓣底部有装着一粒种子的碗状种荚,种荚在成熟时会在底部打开。未成熟时紧贴着喙的果瓣在成熟干燥时会沿主轴从基部向上端反卷开裂,此时果瓣下方装着种子的荚向上弹起,把种子弹往远方。
当你学习中医药越久,你越会发现,可能世间万物真的是相通的,比如老鹳草果实的样子,真的又长又直,看起来像一只鸟的嘴巴,原来不相干的分类,却是那么的相似,大自然永远不会承认这冷冰冰的分类,我们都是自然中的一切。
关于老鹳草就介绍到这里了,你认识了吗?此草到处都有生长,它长相似艾草,却能治风湿骨痛,用处很大,请您识别,若长在您家路旁,别当杂草。“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留言与转发,才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