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糖尿病往往意味着终身与药物为伴,还要忍受各种并发症的威胁,很多糖友患病不到10年就出现了眼底病变、心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变,肾病等严重并发症,晚年生活质量大大下降,为了治病背负起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友王先生却是个例外,他今年72岁,患2型糖尿病已经20年了,如今血糖平稳,几乎不吃药,身体的各项指标都正常,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的迹象,他为我们总结了8个经验:王先生的方法经过糖友的验证,下面的注意事项中,凡是能坚持其中3条以上的,血糖和症状都得到明显改善,大家不妨一试!1.比降糖更重要的是血糖的平稳刚得病的时候就想着把血糖值压下来,不惜减餐、加药、拼命运动,结果却发现,血糖低值是很低,但出现大幅波动,那是因为突然的变化破坏了身体的平衡,身体产生了应激反应。这种上下波动不仅会加速胰岛功能的受损,而且对于身体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所以控糖的关键是血糖平稳,循序渐渐,切忌操之过急。2.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很多并发症早期没有症状,但是会在体检指标上有所体现,此时及时调整治疗,效果好,不留后患,比如糖尿病肾病,3期以前是可以完全康复的,错过了这个时机就只能终身治疗,控制发展,后期还可能发展成尿*症,要靠透析维持。糖友可以定期到内分泌科做全套的糖尿病并发症筛查。3.避免炎症、感染、上火等情况发生对于正常人来说,一次小感冒、小感染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糖尿病人,特别是年龄大的糖友,炎症引起的应激反应会让血糖急剧升高,对胰岛的冲击很大,会加大并发症风险。所以糖友一定要做好防范,日常注意营养和锻炼,提高抵抗力。4.饮食做到低盐低油很多糖友都知道少吃糖,控制主食量,却不知道油和盐也要控制,因为高糖对于血管的损害是多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而盐和油如果食用不当也会加速血管损伤。建议糖友每天吃盐不要超过6g,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要控制在5g以下,同时最好把食用油换成对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的橄榄油和亚麻籽油。5.尽量通过运动减少药量建议每个糖友日常都要动起来,特别是餐后30-60分钟的时段做有氧运动(慢跑、快走、骑车、游泳等),可以帮助拉低餐后血糖高峰,使全天血糖更平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能通过饮食与运动配合少量药物达到血糖的稳定那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可以避开药物的一些副作用。6.注意降血压、控血脂糖尿病作为一种综合性代谢疾病,血糖、血压、血脂往往会同时出现异常,三者共同作用,会加倍增加眼、肾、神经、血管等并发症风险,同时三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所以糖友一定要注意血压、血脂的监测,发现指标异常咨询医生及时控制。7.营养均衡是关键人体各项生命运动和细胞生长修复,都需要各种营养来支撑,一些糖友节食降糖,忽视了营养,导致了更加严重的结果,代谢功能也会加速衰退。比如补充维生素A能改善眼干、眼涩,补钙+维生素D可以预防骨质酥松,同样的道理,科学家发现补充一些特殊的肽类物质可以促进胰岛功能的修复再生,所以,无论采取何种控糖方式,都不能忽视营养的补充。王先生在减少主食摄入的同时,每天坚持吃一斤新鲜蔬菜,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同时根据营养专家指导,补充一些针对胰岛修复的肽类营养,提升自身代谢功能。8.调整好心态很重要糖友往往存在两种心态,一种是什么都不在乎,任其发展,导致血糖长期失控,不出5年,并发症就找上门了;还有一种是过度紧张,导致身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升糖激素过量分泌,同样会导致血糖失控。建议糖友多学习控糖知识,放平心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结合血糖变化规律,找到适合的方法。如果您有血糖问题,想要寻求针对性的控糖方法,可以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