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隋炀帝葬于江都之谜:并非无所作为
扬州新发现的隋炀帝墓发掘现场 隋炀帝杨广画像(局部,图源《历代帝王图》) 考古专家确认,新近在江苏省扬州市曹庄发现的隋唐墓葬系隋炀帝杨广之墓。隋代都城在长安,陪都在洛阳,隋炀帝为何葬在了扬州?杨广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帝王?隋朝在历史上为什么会有 短命王朝 的诡异说法?关于隋炀帝、关于隋朝究竟有哪些谜团? 隋炀帝葬于江都之谜 好头颅,谁当斫之?
隋炀帝名叫杨广, 炀 是谥号,一般只有好内远礼、逆天虐民、好大殆*的帝王,才会谥 炀 ,含贬谪之意。实际上从*绩来看,杨广并非一位无所作为的皇帝。 杨广遭人诟病,主要是因其荒淫无度,穷奢极欲,大兴徭役,不知体恤民众。而且,杨广不知反省和检讨执*失误,反而采取高压*策,加之偏信佞臣,诛杀勋臣,导致国家内外矛盾加剧。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已故将*杨素之子杨玄感发动兵变,农民起义相继跟进,先后有130余起之多。 由于时局动荡不安,杨广每天提心吊胆,常从噩梦中惊醒,呼叫有 贼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十二月,杨广干脆以巡幸为名,出逃江都。然而,他这么一去,却再也未能回来。 隋时江都,是现在的扬州,杨广曾任扬州总管,所以视之为福地。到江都后,杨广荒淫益甚,整日寻欢作乐。有一回杨广引镜自照,自言 好头颅,谁当斫之? 谁知竟成谶言。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三月,右屯卫将*宇文化及等人发起宫变,擒拿了杨广。宇文化及举刀欲杀时,杨广倒也爽快,说 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取鸩酒来! 服*自杀要求被拒绝后,杨广只好自解练巾,指示校尉令狐行达将自己勒死,时年50岁。 巧合的是,杨广到江都后曾作五言诗: 求归不得去,真成遭个春。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 《隋书 五行志》解读这句诗时称,杨广三月被杀 遭春之应也 。 而在兵变前,江南还曾传出一首童谣: 江水何冷冷,杨柳何青青,人今正好乐,已复戍彭城。 杨广被杀地江都宫苑附近,刚好有个地名叫 彭城口 。 更神奇的是,早在百年前便有高僧预测到了事件的发生。唐赵蕤所著《长短经 惧诫篇》(卷七)记载,南朝的高僧宝志和尚曾在书中写下一首诗: 牵三来就九,索虏下殿走。意欲东南游,厄在彭城口。
难道预言真这么准?显然是一种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