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在四川境内提起大竹,很多人都会多问一句:大竹还是大足?
前者隶属达州,后者隶属重庆,一个是县,一个是区。虽然四川话发音类似,但确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大竹人面对这一题,通常会多出一篾片儿的地域高傲:我们大竹这个名字,都是武则天取出来的。《哈儿司令》看过没有?“樊哈儿”的原型范绍增,就是我们大竹人。
图-
图虫网说来也是巧,认识的十个大竹人中,有9.99个都会自称是好吃嘴儿。但凡跟这堆人提起大竹,他们的赞美之词永远离不开吃:
酸辣鸡好吃,酸辣鱼好吃,观音豆干好吃,中国醪糟之乡,麻辣蛇简直yyds……
不慌不慌,大竹的宝藏,不仅如此。
1.大竹在达州,是一个小县城。从成都开车到大竹,大约需要3-4个小时。因为距离重庆更近,所以大竹当地人的口音和重庆口音相近,口味也更偏向于重庆。
2.大竹这个名字,传说是武则天取的。
当年为了庆祝她老人家登基十周年,文人雅士纷纷提名“大祝”,表示大大庆祝。后又改为“大足”,寓意大丰大足。
由于“竹子”的“竹”也有喜庆之意,最后武则天亲自赐名:大竹。
图-
图虫网3.大竹不大。西门有西门市场,东门有东门老街,北门有北门车站。从东门到北门,打车也就十来分钟,不超过10元钱。
4.大竹物产丰富,苎麻、香椿、醪糟、糯米、绿竹名扬天下。但对于大竹本地人来说,最经常拿出来称道的,还是醪糟。
图-
图虫网5.大竹人一般只吃大竹的醪糟,当地人喊甜酒。
据说每一个大竹人屋头,都会有一个会做醪糟的亲戚;每一个大竹娃儿小时候,都偷喝过冰箱头的醪糟水水。
大竹醪糟有酒香味,且香甜顺口,那醪糟没有加糖,本身就是甜的。
买大竹醪糟,要买陶罐的,最好还是菜市场阿姨自己做的。易拉罐对于当地人来说更像饮料,水垮垮。
6.大竹人印象比较深的几所学校,主要是大竹中学、二中和三中。大竹中学,当地人喊竹中,新校区叫莲印校区,以前是个兵工厂,学生娃儿都称之为。
在一个山坡坡上,学生打车上学,只能坐到校门口,老师们都是坐校车,要在教学楼附近下车。
图-
四川省大竹中学早上上学,学生娃儿些前脚刚进校门,爬上那个坡坡,就会看到校车开进来,那个时刻非常绝望,所以那个坡,也叫绝望坡。
7.文昌阁,大竹中学最神秘的校区。文昌阁是振文书院的旧址,很小,只有高三理科的学生能在这边读书。
相传文昌阁风水绝佳,像是学生娃娃搬到这边读书的那天,都要翻黄历,择良辰吉日,然后放了鞭炮再进去。仪式感满满。
8.观音豆腐干,大竹人津津乐道的吃食,传说中较为出名的特色之一。可开袋即食,也可蘸干碟子,还可切丝,加香菜和熟油海椒凉拌,总之就是口舌生香。
9.早年间,很多大竹娃儿吃过一种用稻草杆杆串起来的豆腐干儿,在汽车站路边摊挂起卖,两三块钱一串,提起边走边吃,干香干香,辣fer辣fer,嚼得咬肌酸。
10.大部分大竹人口味都很重,一天三顿,三顿油辣,不在话下。
大竹人早上爱吃面,吃面就吃杂酱面。杂酱面分好几种,每个大竹人的口味都不一样,因此也各自有钟爱的面馆。
11.建平小吃,吴铭阁,满园春,黄烧腊……都是卖杂酱面的,只卖这一种浇头,口味大不一样。
建平面的肉臊子最实在,口味也最重。老板儿舍得搁猪油,一翘就是一大坨。
黄烧腊的面近似于豌杂面,最清爽;吴铭阁则是存在于二者之间,只不过他们家加了芝麻,油会更香一些。
12.建平小吃的老板儿是个50来岁的小平头儿,个子不高,微胖。他们家应该是大竹地区最火爆的一家面馆了,你要是早上八九点钟去吃面,要等半个小时。
建平家没有电脑出单,只有建平本人凭记忆端面。你只消说你要二两还是三两,要干馏还是汤面,要不要蔬菜,少不少盐,建平统统记在脑海。
除了记面,建平还要打佐料,他老婆负责煮面。每次遇到忙得跳脚的时候,建平就要和老婆吵架——
“你又乱收钱,你收了人家钱煮面没有嘛?”“一天收收收!”“别个都来了这么久了,还没端面!”……老婆就不开腔。
老吃客从来没见到建平笑过。但老吃客都懂,建平是个聪明人,他这样骂一通下来,扯了敞子,等了半小时及以上的客人也不好再发气连天了。
13.大竹人会吃,半夜两点半出去吃宵夜,都会遇到熟人。大竹宵夜一般吃烧烤、火爆和面,也是个顶个的绝。
因为这样的饮食偏好,大竹很多夜宵摊都是烧烤和面摊合作开的,可能不是一个老板,但是一起点单一起买单,要吃哪样,哪样都有。
14.火爆,大竹宵夜之特色,在当地像是江湖菜系一样的存在。火爆黄喉,火爆牛蛙,火爆凉粉,还有号称“大竹版薯条”的:火爆土豆。
火爆中的特色菜,当属辣得跳。辣得跳就是烧椒皮蛋拌毛肚,很辣很辣,吃一片要喝很多水。同系列的还有烧椒皮蛋拌空心菜。
15.大竹人的宵夜,就是吃火爆喝啤酒。一般就是在金利多或花鸟市场那边吃,每个地方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摊摊和小酒馆。
点酒的话,老板儿只问你喝啥子牌子,然后直接垛一件在你脚边。
16.喝得差不多,就喊老板儿煮一份儿酸辣面。酸辣面的汤汁是泡椒加木姜子,汤里面加的酸萝卜是红扑扑的,面也泡成了粉红色。
17.除了面,汤圆儿和抄手也是大竹人宵夜中的热门。汤圆儿是肉汤圆儿,以前百草坝有一家专门卖汤圆儿的,叫香香汤圆。
吃汤圆要配海带汤。除了肉汤圆儿还有小汤圆儿,就是成都人喊的:粉子。
抄手在宵夜时段是炸来吃的,叫:炸包面。
把包面炸得金黄,撒点儿海椒面儿,撒一把葱花儿,金黄中的火红,一坨赛一坨的凶。
18.早几年,大竹娃儿兴吃猪肉片。猪肉切成片串成一串,加海椒面,还要加一种白色的秘制调料,薄薄压成一片之后,在小炉子上面烤。
辣椒和肉的味道分别发酵之后,又交裹在一起,很好吃。最早只有大众网吧门口一家在卖,是个胖胖的老婆婆。
后来婆婆没卖了,她的女儿和媳妇儿就各支了一个摊子,还在老位置卖。
19.以前竹中校门口有卖一种烤饼,当地人喊的鸭脚板儿。鸭脚板儿是小卖部摊摊的阿姨自己做的,放在玻璃罐里面,椒盐味儿的,大概1块钱一个。
后来再有人想吃,回去买,卖鸭脚板儿的阿姨说没做了,现在的小朋友,口味不一样了。
20.甜黄,又叫甜黄泥。是鸡蛋黄加了猪油和白糖炒制而成的,上面还有花生碎。
吃起来有点点像布丁的味道。在大竹吃甜黄,要去正宗江津豆花这家店。豆花是蘸水的,窖水免费。
21.大竹人的席桌上通常会有蛋圆子。是鸡蛋、糯米和肥猪肉做的。有的大竹娃儿屋头的老年人自己也会做,软糯香甜,非常好吃。
22.大竹人的牙签肉是猪肉,手撕鸭是卤菜店的热卖,先卤香了再炸。还有加了醪糟的凉虾,和从小吃到大的红糖糍粑。
23.大竹人爱去竹海公园耍,竹海公园有很多竹子,可以吃竹子宴。平时就去东湖公园。还有净土寺、海明湖温泉、蓝莓园……
24.在大竹,“咚”是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很乖就是咚乖,很吓人就是咚黑人。
形容你个子小,要说把把几,这里不是这里,要说:罗个。
你要是形容一个把把几的妹儿过场多哈,记住这句话:乜蚊戴栀子花,又细又妖艳儿。
跟一个大竹人聊了一下午,“吃”这个字,拢共被我们两个人提及81次。所以你要问我大竹咋个耍,最完美的答案也就这一个字:吃。
只是现在,好多以前爱吃的东西都吃不容易吃到了。比如鸭脚板儿烤饼,比如串起串的豆腐干儿。
我问我的大竹朋友,是大竹人吃得辣还是成都人吃得辣?她说当然是大竹。那最后再加一句出行提示:记到带清火栀麦片、黄连上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