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栖云
壹宋代文人罗大经在他的《鹤林玉露》中记载过一个故事:一名地方官从京城买个女厨师。因为这位女子自称曾在宰相蔡京家的包子厨中当厨师。宰相,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宰相府的包子定然勾*摄魄。所以,这名地方官迫不及待地想品尝一番。女子居然回答不会做。她解释:“自己仅负责缕葱丝。”缕葱丝是什么工种我不想细究,只肆意想象宰相府包子工序的细分。揣摩奢华、惊艳、珍馔的另一面,隐藏的经久深功。一人一事,化繁为简。一人一事,追求极致。极简方能抵达极致,方能令人刮目相看,甚至美轮美奂、空前绝后。一技在身只叫本事,独门秘笈才叫本宗。由此,一个人只做一件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一生只求做好一件事。贰譬如李宗盛。比起罗大佑、林夕等等同时代的词人,我更喜欢李宗盛词句的直白。像晚春飞絮,一片片,不带任何掩饰;像古院落廊柱的划痕,一道道,每一眼都尽显苍凉。悲伤得理直气壮;慨叹得荡气回肠。譬如《山丘》。“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个山丘。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听着听着,看见一位笨笨的,痴迷音乐却接连报考几家音乐学校,试唱和听唱均零分,不被录取;到瓦斯店帮忙,“扛着瓦斯穿过臭水四溢的夜市”,工余抱着吉他唱歌的少年;看见谱曲弹唱,以严厉出名的音乐人;结婚离婚,华发盖顶的中年人。从年旋律响起,直到年填词成曲,李宗盛十年磨一剑,打造《山丘》。不如说,他用一生的时光翻越音乐的山丘。对音乐体悟到了极致,做到了极致。可怕到了,极致的终点止于生命的终结。叁非常喜欢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的话:成大事者,都是“笨人”。“笨功夫”才是最可信的智慧!坐定禅缘的菩提树,诵读心中的不老经,一息一世界,一念一浮生。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将全部精力、热情、爱恋都赋予了自己雕刻的少女像。
爱神被他感动,赐予雕像生命,让他们结为夫妻。
所以,我理解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执拗的追求,不熄的精神。
至于什么才算成大事者?本人推崇杨绛先生的一句话: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烟熏火燎的世界,原本就没有什么标榜的功成名就,岁月的奖惩簿上,自己才是唯一的授权人。
一朝一夕,一点一滴积攒天分,星移斗转,不断翻越自己的山丘。
未必流光溢彩,却寸寸欢喜。
一件事,一个人,一座城,今生未必尽然,岂敢奢望许多。
图片|网络
End作者简介
栖云,女,《读者》签约作家,辽宁省第六届“四佳人物”,《幸福的柴门》、《敬重卑微》等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读者〉百篇卷首语》等。著有随笔集《幸福的柴门》(吉林人民出版社)、《在指缝间歌唱》(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摘丛书)等。主笔的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刘阿好》(liuahao)
栖云微观|每周五更新(其他时间不固定)出品|栖云工作室主笔|栖云商务合作|添加开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