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木皮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答案
TUhjnbcbe - 2021/2/20 20:58:00
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2.html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B(2分)2.C(2分)3.D(2分)4.C(2分)

5.(1)岐王宅里寻常见(2)尚思为国戍轮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6.(1)例: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知识改变命运,阅读点亮人生。

③阅读,使人灵*生香。(拟的标语要突出阅读对人的影响。2分)

(2)例:①进行读书问卷调查;

②好书推荐会(读书故事会、“好读书,读好书”主题演讲);

③读书经验交流会(评选读书之星)。

(能围绕主题依次写出三项具体任务,言之有理即可。3分)

(3)A例:①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4分)

例:②三调芭蕉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第一次,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悟空,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第二次,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第三次,悟空请来托塔天王和天兵天将大战牛魔王,铁扇公主借出芭蕉扇,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向西赶路。(4分)

B例:对于《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可以采用跳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如作品中某些打斗的场面、写环境气氛的诗词、降妖伏魔的雷同情节可以跳读。体现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一心求取真经的情节需要精读。如“三调芭蕉扇”这一情节,可以圈画出一借芭蕉扇之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之间的对话进行精读,从对话中体会他们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从而感受他们为了信仰,勇于追求,为实现理想而敢于斗争,永不放弃的精神。(3分)

或:对于《朝花夕拾》这种因时代变迁或语言形式上的生疏造成隔膜的作品,阅读时应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去读,还可以多了解作者作品的一些情况,注意课内外学习的沟通。(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7.母亲央求“我”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我”同意了,母亲却突然离世。(2分)

8.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躲”和“听”两个动作分别写出了母亲对“我”发泄痛苦的行为的深深理解、宽厚容忍,以及怕“我”伤害到自己的担忧;“眼边儿红红的”则写出了母亲强忍着内心悲痛的状态,表达出母亲对“我”无私的关爱与呵护。(4分)

9.“我可活什么劲”应读出烦躁,痛苦,对生活绝望的语气。

“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应读出强忍悲痛,央求劝慰的语气。(2分)

10.①对母亲的怀念、感激:作者回忆母亲对自己精心的照顾、呵护,以及多次要求自己去看花,鼓励“我”走出人生低谷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

②愧疚,悔恨:作者回忆自己不仅没注意到母亲的病情严重,反而对母亲态度粗暴,更让母亲为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消极而担心,因此充满愧疚和悔恨。

③对生命的向往和对生活的希望:作者在母亲去世后,在菊花绽放的秋天,懂得了母亲的期望,对生命充满向往,对生活充满希望。(任意写出两点即可,4分)

11.①老韩雇用中年汉子,中年汉子要求另带一大男孩做帮手。

②老韩因疑惑,探听出中年汉子呵斥大男孩的真正原因,大受感动。(2分)

12.A.深受震动(或震撼、震惊)、担心。一方面平凡的民工不求回报的高尚品质令老韩震动;另一方面为大男孩上学学费不足而担忧。(2分)

B.了解到中年汉子对大男孩“恶声恶气”的真正原因后,也决定帮中年汉子一把,“故意”说中年汉子“真坏”,也是期望大男孩晓得挣钱的艰难,好逼他回到学校读书。(2分)

13.他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表面总是呵斥大男孩,对他冷言冷语,其实内心深处藏着对他的关怀;他还是一个细心周到的人,当老韩询问他既有心帮大男孩,可为什么恶声恶气的时候,故意压低音调说话,以防大男孩听到。(4分)

14.中年汉子不假思索地指定大男孩当帮手流露出温情;中年汉子解释活太重会累伤孩子流露出温情;中年汉子解释为何恶言恶语对待大男孩时流露出温情;大男孩亲口说出他得知了这份“温情”。(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15.(1)广:增长(2)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3)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4)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每空1分,共4分)

16.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2分)

17.“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立大志、立常志。(意思对即可,2分)

18.语段(一)的作者劝诫儿子做人要摒除杂念宁静专一,要节俭,要淡泊名利;语段(二)的作者劝诫子女做人要忠厚诚信,做事要谨慎。不传播谣言,不偏听一面之词,不妄议他人。(4分)

19.在萧瑟的秋风中,在荒凉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2分)

20.抒发了作者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2分)

四、作文(50分)

参照年河南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评卷老师集体制定评分标准。

七年级英语参考答案

一、听力理解(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BCBAC6-10BBABC11-15ACBBC16-20ABDCE

二、阅读理解(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25CBAAD26-30AABDC31-35BACAA36-40DBACE

三、完形填空(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41-45DAABD46-50DCBDC51-55ACDDA

四、语篇填空

第一节(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56.for57.goes58.Their59.food60.Others

61.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