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从台湾引种的水果玉米,没有打过农药,撕掉外壳就可直接生吃。”近日,农户冼润基站在民众镇雄基果蔬世界内,大步流星地带领记者走进1米多高的玉米地中,只见他麻利地掰下一根玉米,剥干净后直接生吃起来。
与常规的玉米外形特征不同,一排排半人高的玉米植株,套种在火龙果基地中,成年人采摘则需要勾着腰采摘,放眼望去全部玉米棒离地面大约0厘米,非常适合小朋友采摘。
冼润基介绍,这不是普通的玉米,普通的玉米不能生吃,这叫水果玉米。记者了解到与普通玉米不同,该玉米的胚乳中含有糖,特别是在青棒阶段薄薄的表皮一咬就破、汁多、质脆而甜,可直接生吃因此被称为水果玉米。
“去年五一期间,我们准备了1万多株玉米供游客采摘,但是节假日首日就全部售罄。”冼润基说,为了防止出现去年的情况,今年他们特地准备了几万株玉米供游客采摘。此外,记者了解到,在雄基果蔬世界农场内,还可以采摘水果青瓜、番茄、杨梅等水果。
冼润基说,每年五一前后,都是农业休闲水果采摘的淡季,可采摘的品种较少,但预估一个月后农场内菠萝、芒果、李子、*金百香果等应季水果都会陆续上市。
记者在园内看到,褐色的藤蔓爬上竹竿搭制的瓜棚,大小不一的猕猴桃悬挂在藤蔓上,与猕猴桃相邻的*金百香果基地,蜜蜂嗡嗡的在花朵中辛勤采蜜,此外农场中也有不少农人忙着为番石榴果树修剪枝叶。
以上来源:民众发布、中山日报阅读更多他叫*恩铭,民众镇最甜蜜的男人!你认识吗?民众镇新伦村养蜂人*恩铭因为热爱
转行全心投入“甜蜜事业”
追花逐蜜中酿出好日子
也乐于将“养蜂经”传授他人
*恩铭将蜂脾从蜂箱中取出
夜色一点点浸透天空,白日翻飞在花丛中的蜜蜂也终于停歇,陆续回到蜂箱中。入夜后,养蜂人*恩铭开始忙碌起来。
趁着夜晚蜜蜂归箱,他和帮手将盖得严严实实的近60个蜂箱逐一搬到车上,准备离开民众镇新伦村的蜜园,转移到广州从化采集荔枝蜜。十多年来,*恩铭从起初尝试养两箱蜂,到放弃维修工作转行投入“甜蜜事业”,并将“养蜂经”传授他人,带动他人也成为养蜂能手,一起酿造幸福生活。
爱蜂人苦心坚持“甜蜜事业”
走进民众镇新伦村的蜜园,只见草丛边摆放着一排蜂箱,蜂箱周围群蜂飞舞,充满生机。*恩铭戴起防护帽,慢慢打开蜂箱,小心地用两指捏住蜂脾两端将其抽出,猛然抖落蜂脾上密集的蜂群,再轻轻削去蜂蜡,金灿灿的蜂蜜便沁出来。把蜂脾垂直放入摇蜜机中,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分离出蜂蜜来,甜润的蜂蜜中还透着淡淡的花香。随后,*恩铭把蜂脾重新放入蜂箱里,“剩下的都是蜂蛹,不要伤害它,放回蜂箱还会继续成长。”他笑眯眯地说。
习惯与蜜蜂“亲密接触”的*恩铭开始养蜂时,第一大难关就是克服恐惧。摊开双手,*恩铭的十指比常人的要粗大且泛红,“刚开始养蜂时,我要穿上全套防蜂衣帽,层层紧紧包裹好,才敢取蜜和打理蜂箱,但这样特别热。我花了年习惯蜜蜂的蛰咬,现在戴着防蜂帽就可以了。”有时候,为了将走散的蜜蜂赶回蜂箱,*恩铭被蛰到要服用消炎药,一日被蛰6次的情况也不意外,但他对养蜂的热情仍旧高涨。
年,*恩铭引进了意大利蜂,一箱意大利蜂的产蜜量可达30斤,接近同等数量中华蜂的10倍。但这种蜜蜂很娇贵,下雨或寒潮等不能采蜜的时候,养蜂人需要给它投喂蜂蜜或白糖水,也要定期杀螨。有一次阴雨连绵,整整两箱意蜂被饿死,*恩铭赶紧倒入蜂蜜,才把剩下的蜜蜂救活。
多年来,他虚心向朋友请教,也认真摸索经验,逐渐摸透了蜜蜂的习性,“大概每5天可以采一次蜜,蜜蜂早上很活跃,下午会更温柔些。”*恩铭胸有成竹地说。
“养蜂经”带动他人一起酿造甜蜜
起初做维修时,*恩铭在民众镇新马路有家维修店,年时改为恩铭蜂具店,主要由妻子打理。当天下午4点到达店面时,她正忙着制作一块蜂脾,“这是蜂箱的重要部分,每个工序马虎不得。”她一边介绍一边忙手中的活。环顾店内,不仅陈列了自家产的蜂蜜,还出售专业的养蜂工具。
大伙儿知道*恩铭是养蜂能手,纷纷找他购买蜂具、向他讨教,他都乐于分享,慢慢地带动了一些人加入养蜂行业。“民众越来越多人养蜂,有几个养蜂户现在经营得都不错。还有一些把养蜂当兴趣,生活也有滋有味。”*恩铭说道。
跟随时节追花逐蜜是养蜂人的日常,*恩铭也不例外,为了采集到优质的蜂蜜,他每年至少两个月的时间为逐蜜而奔波,逐蜜10余年,*恩铭把奔波当作乐趣,蜜蜂回巢后,他将踏上新的逐蜜旅程。此次*铭恩会在从化的荔枝园逗留一个月,采集优质的荔枝蜜。11月中旬要去五桂山采鸭脚木的花蜜。“养蜂是很辛苦,但我会一直坚持,因为我喜欢这个行业。”舔了舔沾在指尖的花蜜,*恩铭会心一笑。
来源:中山日报、民众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广告投放及商务合作请联系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