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木皮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人物传承祖业常年漂泊追逐花期花都
TUhjnbcbe - 2021/9/8 15:42:00
倾听白癜风患者心声 http://m.39.net/baby/a_6084082.html?ivk_sa=1024320u

再过一段时间,培哥和妻子好姐,就要带着两百个蜂箱,离开花东镇保良村,到梯面王子山麓放蜂了,那里原生态植物丰富,花期很长,有鸭脚木、桃金娘等,是优质蜂蜜的最好来源地之一。

在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保良村,培哥从小就跟父亲开始养蜂,眨眼几十年过去,一直传承着祖辈留下来的养蜂技艺。养蜂人都是逐花而牧,每年的一月,培哥便带着蜜蜂,从梯面的王子山麓,追随着荔枝、龙眼花期的即将到来,回到荔枝、龙眼的产地花东镇,四月底花期结束,就回梯面。一年四季,周而复始。二月到四月,是花东镇荔枝、龙眼开花的时节,培哥就会在果园把帐篷驻扎起来,因为离保良的家近,帐篷里只留一张床,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用来晚上值夜用。“我们以前是租货车,运送蜂箱的,一般都是等花东镇这里的荔枝和龙眼花差不多开了,便租货车从梯面运载蜂箱回来。现在自己买了货车,就方便多了,随时可以拉着蜜蜂走,养蜂很辛苦的。”培哥笑着对我们说。好姐跟培哥结婚以后,待到小孩都出来工作了,才跟着培哥过这到处漂泊的生活。她说:“现在生活都好起来了,去花都区内一些偏远的地方放蜂,很方便。梯面镇山区红山村一带,现在是旅游区就不说了,就算是花东镇的边远山区村---狮前村,这么偏僻,吃的、用的都能买到。如今自己有汽车,想家了,随时都可以回家,看看儿孙后,顺便也可以带些家里腌制的咸酸菜回,用自家祖传秘方腌制的咸酸菜,口感爽中带酸,做酸菜鱼特别好吃。两人作伴,野外放蜂的生活虽然枯燥乏味艰苦,但也过的滋润。”培哥养的蜜蜂,是比较常见的本地“土蜜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蜂”。这种蜜蜂适应力强,产卵多、采集力强,分泌蜂王浆能力强,而且性情比较温顺,就算你在蜂箱旁边,不乱跑乱动,它们一般是不会蛰人的。从小跟蜜蜂打交道的培哥,在取蜜或检查蜂箱的时候,有时候甚至不戴养蜂帽,培哥开玩笑地说:“可能是经常让蜜蜂蛰,早就习惯了,现在被蜜蜂蛰一下,好像没感觉了,估计是免疫了。”每天早晨起床后,培哥先去查看蜜蜂的状况,中午稍微休息一下,傍晚再检查一遍。天天如此,都成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荔枝、龙眼花开得正盛的时候,十多天,就能割一次蜜;现在这段时间,龙眼花慢慢凋零结果了,培哥也就减少了取蜜的次数。在取蜂王浆的日子,好姐都会坐在小凳子上,聚精会神地取蜜蜂幼虫;培哥则动作娴熟地把蜂王浆取出来。养蜂人的收入得靠出售蜂蜜、蜂胶、蜂王浆和花粉。一、二、三月油菜花,三、四月荔枝、龙眼花,五、六、七、八、九、十桉树和山里的鸭脚木等的花也开了。放蜂最重要的是算好花期,哪里花开就赶到哪里。不过也得靠老天爷给面子,如果在雨季和冬季等,蜜蜂采蜜的次数就少了,蜂农也就看着蜂箱发愁……这样的放蜂生活,到了雨季、冬季等闲时的日子,培哥和好姐,就会在家里,修理一下蜂箱,给蜜蜂喂些蜂蜜和花粉,有时也会约上对粤曲发烧的三五知己,到曲艺社,唱上一首《梁上伯与祝英台》等的名曲,打发打发平淡的日子,花期来了,再到花花的世界,追花寻梦。球哥是养蜂行业的前辈,是培哥的老朋友。他时常来拜访培哥,收点蜂蜜、蜂王浆等。球哥是养蜂能手,成立养蜂群以后,他常跟蜂农交流养蜂经验和心得,跟很多户蜂农合作,一起致富。他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花都区上了规模养蜂的只有个别十来户,现在养蜂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包括零散的养蜂人在内,估计已有几百多户也不止了;现在,在花都区缺的是优质蜂产品加工基地,若有了从上游的养蜂到下游的优质蜂产品加工,会带动区内更多产业转换的村民致富,这是利民利己的大好事,希望有识之企业界人士,把握好这良机。培哥表示:花都区大搞环境综合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城乡每个角落,甚至越来越多的瓜果农场,都种植了各种类不同的开花植物,一年四季,在花都区内都可以看到不同品种的花怒放,花都区山更美,水更清,花香遍地,花园就在村里,追着花期跑的养蜂人,现在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常年漂泊、风餐露宿、追逐花期、与世隔绝、奔波劳碌,是养蜂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养蜂人的故事很多,说也说不尽,想要浪漫地称养蜂人为“追花人”,或许只有养蜂人才知道是否浪漫了。

编辑:一凡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物传承祖业常年漂泊追逐花期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