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木皮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海南打捞华光礁号,青岛深挖鸭岛
TUhjnbcbe - 2023/3/27 20:40:00

半岛全媒体记者张文艳

烟波浩渺的大海,阻挡不了中华民族向外传播与追求文明的脚步。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以风帆楼船开拓出了走向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绵亘几万里,途经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然而,辉煌之下也有辛酸与苦难,惊涛骇浪、折戟沉沙,葬送了大量的英雄、船只和货物。“华光礁Ⅰ号”便是南海丝绸之路上的沉船之一。青岛,作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是丝路形成与发展的见证者,而这也是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大展选择在青岛市博物馆展出的原因之一。3月31日,青岛市博物馆馆长邱玉胜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青岛的考古尤其是水下考古,同样成果显著。

瓷器、铜器和更路簿

南海大展看点多

南宋中期的某一天,一艘从福建泉州港驶出的货船在西沙群岛附近借着北风向东南亚行驶,突然海面上狂风大作,这艘排水量在60吨以上的木制帆船,在狂风与巨浪的驱使下,飘至华光礁北边。这里水浅礁多,船搁浅后慢慢沉入海底。

这艘沉船便是“华光礁Ⅰ号”。海南省博物馆讲解员秋颖介绍说,沉船于年经当地渔民偶然发现,年年由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发掘,总发掘面积平方米。年主要进行了瓷器的打捞,总共出水了1万多件陶瓷器,其中有件保存比较完整。年,则将船板进行分批次提取,共出水了块船板,在“华光礁Ⅰ号”出水的陶瓷器大多数是民用瓷器,种类非常多,有碗、盘、碟、罐、执壶等。通过打捞出的瓷器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当时市场流通的,“专家对这些陶瓷器研究发现,这艘沉船的起始港应该是福建泉州港,因为船上八成的货物都是由福建德化窑、南安窑、磁灶窑等民窑烧制而成的,销往东南亚地区”。而这一时期海上贸易瓷器的种类也出现了来图定制或者高端的欧洲定制品,所以,在展览中可以看到明清时期打捞出水的外销瓷器,“因为这些瓷器在南海已经沉没了几百年之久,被海水冲刷得釉色已经失去了光泽”。

另外,在南海出水的不仅仅有瓷器,还有铜器,种类也非常丰富,包括了铜钱、铜盘、铜碗等,展览中有各时代的钱币,以明代的洪武通宝、永乐通宝最多,大概有十万枚左右。

水下考古出水的文物,往往会有大量的凝结物,在展览中就可以看到一些文物上有少量附着,“凝结物是货物、珊瑚、鱼类等长期凝结在一起的,重达几吨,给当时考古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令人痛惜的是,“华光礁Ⅰ号”打捞之初就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文物贩子私自炸了三个各深为1.5米的大坑,现场产生了非常多的碎片”。这对这些精美的瓷器来说是致命的破坏。

丝路帆远、丝路艰险。多少祖先带着英雄梦却折戟南海,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危险的一段航线,因为这里水道复杂,暗礁密布,极易造成船只搁浅。尽管如此,浩荡的帆影仍千年不绝。专家猜测,在南海海域可能有两千多艘沉船。“目前我们发现的船体是‘华光礁Ⅰ号’,陆陆续续在南海采集到了很多疑似点,比如‘碗礁Ⅰ号’(清代沉船)、‘北礁Ⅰ号’等有文物出现的地方”。

一根石柱和一个石像摆放在了展厅的中央,秋颖说,这是在西沙群岛、珊瑚岛附近打捞出水的石方柱、石雕人像,“从广东、福建等地早期移民到海外的人们,大多数迫于生计,虽然背井离乡,但仍然保留着中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甚至还要从家乡订购石筑构件,运到海外修建庙宇、宗祠、安身之所”,然而,沉船将这些石柱沉没于海中,永远到达不了订购者手中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渔民的浓浓乡情。

还有一样展品引起了半岛全媒体记者的注意,它的名字叫“更路簿”,是海南渔民在长期的劳作中总结出来的一本南海航海经,也算是一套航海攻略秘籍。“更”指的是航行里数,大概一更等于10海里;“路”指的是罗盘上的针路;“簿”是小册子。“更路簿上渔民用海南话详细记录了南海各个岛、州、沙礁的航行里数、时间、物产等。在没有精确的航海图标和卫星导航系统的年代,更路簿是渔民手中重要的南海航海图。所以老渔民都说,有了更路簿,能当海师傅。很多研究学者因为更路簿里的海南话很难理解,也称它是南海天书”。

鸭岛沉船和琅琊

青岛考古成果多

青岛作为东海航线上的重要起点城市,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展览中也有青岛鸭岛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成果。鸭岛沉船遗址出水于琅琊镇以东8公里处,离海岸最近的地方有米,年,有青岛市博物馆的专家采集到了明朝时期的青花瓷器,于年确定了该沉船遗址,年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主要是以碗、碟为主。专家鉴定,应该是明代晚期,景德镇民窑所生产。

对于青岛的考古工作尤其是水下考古的前景,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了青岛市博物馆馆长,也是“山东水下考古第一人”邱玉胜。谈到青岛的水下考古,邱玉胜说,青岛海洋历史比较悠久,水下考古工作也开展得比较早,“鸭岛沉船遗址文物是我们青岛市博物馆年就组织潜水员打捞的,应该说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水下考古的概念。但我们博物馆的专家们得到线索,去做了抢救性发掘。而且中国第一届水下考古培训班就在青岛举办,我们青岛市的水下考古队员也陆陆续续参加了全国重要的水下考古工作,也把水下考古工作引到了青岛。年、年,我们对鸭岛遗址也做过相应的调查和发掘工作,遗址发掘现在基本告一段落,也把鸭岛遗址公布为当时的胶南市现在的西海岸新区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个重要的水下遗址,也是青岛唯一的一处水下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鸭岛遗址,邱玉胜馆长介绍说:“青岛还有三大考古前景,第一个是秦汉时期的琅琊港,琅琊港是重要的对外港口,围绕着秦汉时期琅琊港相关的陆上遗址,还有现在没有发现的水下遗址,都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第二个就是唐宋时期的板桥镇遗址,相关的工作,我们考古者还会进行进一步研究发掘。第三个是近代水下文化遗产,包括一战二期的*事文化遗产调查发掘工作,会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国家的水下考古对经远舰、致远舰、定远舰都进行了调查发掘工作,相关类似的沉船遗址我们青岛的近海也有,下一步我们的考古人员也会开展相关工作。”

来源:半岛新闻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

ersanli.cn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南打捞华光礁号,青岛深挖鸭岛